单颗前牙区种植体邻牙的三维移动和美学效果:一项14至20年的随访研究

更新时间:2023-11-07 18:09
单颗前牙区种植体邻牙的三维移动和美学效果:一项14至20年的随访研究
李元 译;赖红昌 审校
        关键词:三维牙齿移动,美学结果,面部尺寸,下方移位,长期随访,患者满意度
 
        摘要
        目的:报道上颌前牙区单颗种植牙冠(SIC)邻牙的三维(3D)移动,并探讨结果与患者特征和美学效果的相关性。
 
        方法:测量30例患者行使功能14-20年的上颌前牙区单颗种植牙邻牙的三维移动。这些移动与面部类型、面部前下区高度(LAFH)、戴牙年龄、性别、种植体位置、种植体咬合、牙齿缺失原因、随访周期、种植体植入前的正畸治疗以及边缘骨水平变化有关。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加利福尼亚牙科协会(CDA)指数评估美学效果和质量。
        结果:随访期间观察到邻牙出现0至2.5 mm之间的三维移动,切牙和腭部移动最为明显。在30%的患者中观察到切牙移动>1 mm,并且与LAFH≥70 mm显著相关。患者和临床医生>80%的VAS评分相关性较差,分别为63%和20%。87%的患者的CDA评分为令人满意。
 
        结论:在无咬合,非外伤性牙齿缺失,侧切牙和尖牙位点的种植体及LAFH为≥70 mm的SICs患者中观察到明显且更广泛的下方移位。虽然出现下方移位,但患者对其种植体的美学效果高度满意,并且患者对美学效果的满意度高于牙医。
 
        相对于老年患者中最常见的多颗牙齿缺失,单颗种植体主要用于剩余寿命较长的年轻患者。对于13岁至19岁的患者,单颗种植治疗的早期随访显示,在随访3年后,在上颌前牙区植入种植体的最年轻患者出现严重下方移位。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这些患者在身高和颅面区域仍在生长。不同个体的颅面部生长发生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人建议,在颅面部生长停止之前不应植入种植体。然而,在成年患者中也观察到下方移位。因此,牙齿和骨骼在成年后的发育和成熟似乎也与此相关。
 
        整个生命周期中上颌前牙区的垂直向生长取决于性别和面部类型等因素。长脸型患者的骨骼发育和牙齿垂直向移动程度比短脸型和中性脸型患者更明显。最近对单颗种植修复体邻近持续牙齿萌出的病因和机制的系统综述发现已发表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年龄、性别、面型、或牙齿初始咬合的相关参数未被证明对上颌前牙区单颗种植体的未来下方移位有明显影响。此外,一项评估上颌骨前牙区与相关风险因素之间潜在相关性的系统综述发现,该领域研究呈异质性,并指出需要新的、设计良好的研究来提高这方面的科学知识水平。
 
        单颗前牙种植体邻牙移动在个体之间的方向和范围上都有所不同,观察发现移动高达2-3 mm。这些运动可通过放射学和摄影测量程序以及使用研究模型进行测量。在CAD软件程序中分析扫描研究模型进一步已证明能够准确评估此类移动。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牙列缺损患者的种植体美学效果一直被认为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具有高可见度和相邻天然牙外观的上颌前牙区单颗种植治疗中,美学对于患者满意度至关重要。对于高笑线患者来说更是如此,这类患者可暴露完整的牙冠以及周围的粘膜。由于患者的美学评估不同于牙医的美学评估,两者都应参与美学结果的评估。
 
        鉴于全球单颗种植体植入数量巨大且不断增加,令人惊讶的是,很少有研究关注此类治疗的长期(即>15年)结果。显然,需要阐明与单颗种植体周围的牙齿和组织相关的潜在长期生物学变化。尽管在年轻和老年患者中,上颌前牙种植体相对于邻近牙齿的下移已被确,有关患者感知和易感因素Brahem et al., 2017; Chang & Wennstrom, 2012; Cocchetto et al., 2019; Jemt et al., 2007; Klinge et al., 2020; Mijiritsky et al.,2020)以及长期位置变化的三维测量信息仍然相对有限。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报道上颌前牙区行使功能至少14年的单颗种植体周围邻牙的三维移动情况,同时还探索和评估此类移动与患者各种相关变量之间的潜在关联,以及患者自身和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对长期美学和质量结果的评估。


        本文刊登在《临床口腔种植研究》中文版 2021年9月 第6卷 第3期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laihongchang1.com/research/1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