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用环状骨移植的伴有垂直骨缺损的牙槽嵴中比较同期种植与二期种植第2部

更新时间:2021-11-09 18:06
在应用环状骨移植的伴有垂直骨缺损的牙槽嵴中比较同期种植与二期种植第2部分:种植体骨结合
赖漪娆 译;王刃 审校
关键词:动物实验,骨与种植体相互作用,骨再生,引导组织再生,形态定量分析,手术技术
 
        摘要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在采用环状骨移植技术下评估同期种植与二期种植手术后种植体骨结合。
 
        材料和方法:在本研究中,使用犬标准化垂直型牙槽骨缺损。在试验组中,应用环状骨移植同期植入种植体。作为对照组,在骨块移植6个月后植入种植体。两组植入物的骨整合期分别为3和6个月。实验对种植体周围的骨吸收以及移植的环状骨块和天然骨之间的骨与种植体接触进行形态学分析并进行探索性统计分析。
 

图1 术中观察试验区。图a:犬标准8*5mm垂直型牙槽骨缺损。
图b:种植体正在植入数层下颌环状骨块中。图c:种植体正在植入一层颅骨环状骨块中。

 
        结果:在测量的时间段内,组内和组间种植体周围骨水平保持相对稳定。两组种植体表面的大部分骨都是新生成的骨。非参数方差分析显示,对于骨移植后二期种植手术,术后除了残留骨量(P=0.0084)外,总的骨量和新骨生成量没有明显优势。此外,在整个观察期内,两组种植体在环状骨块和天然骨中的表现相似。
 
        结论:就骨结合而言,两种技术在当前的骨缺损模型中同样有效。环状骨块移植后同期植入种植体则需要在临床研究中进一步记录观察。
 
        块状骨移植物基于其成骨能力、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被认为是垂直骨增量的“金标准”。然而自体骨移植的缺点有额外的手术次数以及可能导致的供区并发症。因此,鼓励对替代治疗方式进行评估,以避免这些不利因素。垂直引导骨再生与同期植入种植体能够刺激大量新骨形成,并维持稳定的种植体周围骨水平。尽管如此,在使用这种技术时,伤口裂开和感染的风险仍然令人担忧。而牵张成骨技术的骨再生发生在截骨区域内,但这种手术方式需要至少两个牙位长度的牙槽骨宽度和患者的高依从性。在大多数垂直型牙槽骨缺损的病例中,自体骨块状移植仍然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骨重建的动力学对骨结合过程至关重要。皮质骨可以稳定的承载口腔内的力量,但其发生再血管化的概率较低。在种植体植入前,无生命骨应全部被能够适应功能负荷的有生命骨替换。有趣的是,与植骨后2个月或3个月再行种植体植入术相比,外置植骨同期种植在种植体-骨接触方面无明显差异。然而,为了避免可能的种植体失败以及减少初始骨吸收,大多数手术医生仍会选择骨块移植后二期植入种植体。最近一篇针对临床研究的综述比较了同期种植技术(61.5%-100%)和二期种植技术(75%-98.3%)种植体成功率,表明而其种植技术结果更具可预测性。然而,考虑到纳入的试验对于种植体存活率和成功率的定义标准差异以及具体操作差异,该综述的结果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为了刺激成骨,在无牙颌患者、部分牙列缺失患者或单牙缺失的患者中,有时会使用环状皮质骨植骨并同期植入种植体的技术。该技术有利于缩短垂直型牙槽骨缺损患者的整体治疗周期,但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证明其有效性。我们近日在犬类模型对在环状骨移植后同期种植技术或在环状骨移植后6个月二期种植技术中比较了骨重建过程。虽然两组术后表现出大致相同的总体骨量,但同时植入种植体的环状骨块有更多的残留骨量和二期植入种植体的骨块则在3个月和6个月的骨结合中有更多的新骨形成。然而,这些差异对于种植体表面的骨沉积有何影响仍是未知。
        因此,本研究的第二部分旨在犬标准化垂直型牙槽骨缺损模型中对比环状骨移植同期种植与二期种植技术,比较种植体植入后骨结合和种植体周围的骨水平。

 
        本文刊登在《临床口腔种植研究》中文版 2020年3月 第5卷 第1期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laihongchang1.com/research/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