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赖红昌教授
- 上海九院口腔种植科主任
- 口腔种植支持固定修复
- 口腔种植支持活动修复等
上海九院种植牙口腔颅颌面种植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口腔种植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详细]
研究成果
评估采用盾构术即刻种植5年期临床、放射和体积数据
更新时间:2020-04-10 17:25
评估采用盾构术即刻种植5年期临床、放射和体积数据
莫嘉骥 译;王刃 审校
关键词:牙槽骨保存,频侧骨,美学区域,拔牙窝,即刻种植,盾构术
摘要
目的:拔牙后即刻种植通常伴随周围组织的吸收。目前开发的新临床技术将牙根的频侧部分放在原位以保存牙周韧带和束状骨。该项技术是基于动物实验研究证实其能保存唇侧组织而提出的。本研究的目的通过观察长期的生物和种植体相关并发症以及种植体周围组织的临床表现等来更加深入的了解此技术的安全性。同时也评估相关唇侧区域长期外形轮廓变化和美学效果。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对10名上颌第一前磨牙之间植入种植体的患者的回顾性系列病例报道。在拔牙前进行印模(t1),并在植入种植体5年后再次印模(t2)。将模型的表面三维扫描结果进行数字化叠加,以量化评估种植体周围唇侧组织外形改变以及软组织退缩程度。此外,收集临床数据(PPD,BOP,根尖周片和图像)。
10个案例的治疗前和随访期的颊侧及合面冠的临床图片以及随访期的放射学影像
结果:所有种植体愈合良好。种植体周探诊提示组织健康。放射学图像的对比显示在种植体肩台区域有着生理性骨改建。唇腭向组织平均丧失量为-0.21±0.18 mm。种植体位点平均退缩为-0.33±0.23 mm,在邻牙为-0.38±0.27mm。平均边缘骨丧失水平在种植体肩台区域总计为近中0.33±0.43mm,远中0.17±0.36 mm。记录红色美学指数平均值为12。
结论:体积分析显示从拔牙到种植体植入以及随访期之间的外形变化程度较低。种植支持修复体的粘膜退缩程度与邻牙相似。从本描述性研究得出,盾构术减少了手术时的创伤并通过有效的保持唇侧组织外形获得较高的美学效果。本技术的常规临床应用仍需要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等更高等级的证据支持。
美学重点区域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完整保存或重建仍然是当代种植牙医学中最大的挑战之一,通常只能在少数的案例中达成。美学不足通常表现在唇面中部或邻间隙区域的垂直性萎缩,或者为唇面轮廓的水平性退缩并伴随组织颜色和表面质地的改变。
拔牙后的一系列因素可以导致这些改变,如机械创伤、牙槽窝暴露于口腔中的微生物群体、翻瓣导致骨膜血供的断裂以及患者相关的风险因素如吸烟、菌斑堆积等(Tanet al. 2012)。本文中同时指出2个非常重要的病原学因素为唇侧骨板的厚度和牙周韧带的丧失。
为了克服影响美学外观和种植体骨结合的缺陷形成因素,考虑应用牙槽嵴保存技术和相关支持性方法,通过使用这些方式来达到可能的最佳美学效果。包括软硬组织增量技术、即刻临时修复、不翻瓣种植、牙槽窝中偏腭侧的种植体植入和使用平台转移技术。尽管这些技术有效,必须认识到最佳的美学效果仅在少数案例中能达到,并且不能防止或补偿组织变化。
牙周韧带和束状骨的丧失是影响吸收过程的重要因素,导致种植体周围软组织退缩和美学效果恶化。随着它们的丧失,频侧骨板和覆盖的软组织将会变薄甚至降低高度,因为束状骨延伸到频侧骨壁的顶部。在上颌前牙区,颊侧骨板的冠方部分通常只由束状骨组成,因此,它的丧失不仅仅导致骨板变薄,而是整个区域颊侧骨板的完全吸收(Araujo & Lindhe 2005)。
这就引起我们对1970s就已经提出的牙根保存技术作进一步思考。最初保存牙根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全口义齿的治疗而进行的牙槽骨保存。在多数案例中,牙根保存技术已经是保存义齿支持组织的有效方式。近期,牙根埋入式也成为固定桥桥体下的牙槽骨保存的方式,不管牙根保存的目的是什么,这种技术是基于一项原理:即维持牙周附着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韧带和束状骨。
一种叫做"盾构术”的技术就是基于这个原理:在种植体的颊侧部分通过保留部分牙根来维持颊侧边缘区域的牙周附着组织。在临床前的研究中,颊侧牙周组织的保存,特别是颊侧骨板的保存,已经在组织学水平和体积学稳定性上进行了文献验证,这是通过盾构术概念进行的颊侧牙周结构的保存。这些结果和第一例临床应用报告(随访6个月到1.5年)在近期已经刊登了。
基于这些阳性结果,接下来的步骤为(i)获得盾构术相关的种植体相关生物学长期并发症及其安全性的更深理解,并观察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临床表现,同时(ii)评估烦侧外形长期(5年)的体积学改变,(iii)相关的美学结果。
本文刊登在《临床口腔种植研究》中文版 2018年6月 第3卷 第2期
本文刊登在《临床口腔种植研究》中文版 2018年6月 第3卷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