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瓷单冠修复体螺丝固位与粘结固位的早期组织学、微生物学、放射学和临床反

更新时间:2020-04-02 16:56
全瓷单冠修复体螺丝固位与粘结固位的早期组织学、微生物学、放射学和临床反应
 
钱姝娇 译:赖红昌 审校
 
关键词:临床研究,临床试验,影像,口腔修复学,放射学
摘要
目的:评估种植体支持全瓷单冠修复体螺丝固位与粘结固位的早期组织学、微生物学、放射学和临床反应。
 
材料与方法:将单颗种植体植入的患者随机分组,一组为个性化氧化锆基台上粘结二硅酸锂牙冠(CEM),另一组为直接在氧化锆饰面基台上螺丝固位牙冠(SCREW)。在筛选期、戴冠时和6个月随访时,测量种植体和对侧牙齿的临床参数。在种植体上测量边缘骨水平、技术参数和美学效果。在6个月随访时,进行微生物学检验,并从种植体周获取软组织块进行组织学分析。分析沟内上皮、结合上皮和结缔组织水平的炎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采用线性混合模型对组织学参数进行分析。

(a-d)研究位点具有较高数量炎症细胞见(a)。炎症细胞为红色标记,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为黄色标记,上皮细胞为蓝色标记(b)。余留的背景,主要是结缔组织,标记为绿色。然后对每个颜色占比进行计算(c)。每个活检样本都评估三个区域(d),龈沟上皮(SE)、结合上皮(JE)和嵴顶结缔组织(CT)
 
结果:33名患者完成本研究, 6个月时的种植体和修复体的留存率为100%。组织学上, CEM组的炎症细胞数量较高(p>0.05)。此外,对比结合上皮和略项结缔组织而言,沟内上皮的炎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显著更少(p<0.001)在6个月随访时, 4名患者牙周标记病原的检测为阳性,其中3名属于CEM组。从戴冠到6个月随访期,边缘骨水平中位数改变极小,在CEM组为0.31mm和0.32mm,在SCREW组为0.47mm和0.36 mm。临床和美学参数在较长时间内仍稳定,并且组间的天然牙和种植体参数具有相等性。
 
结论:粘结修复体倾向有着更多的炎症细胞,并且更多患者诊断出有牙周病原体。两种类型的修复体在放射学上(边缘骨水平)和临床效果(探诊出血和探针深度)具有相似性。
 
        种植体支持单冠修复是替换缺失牙一种可预期的治疗方案,其长期效果极佳。在钛或金基台上的烤瓷冠修复在文献中具有长期的稳定性。然而,在美学区域,这些材料会影响治疗的美学效果。全瓷冠能克服这些问题,提供最佳的美学效果,特别是在粘膜较薄的位点。此外,氧化锆基台的生物兼容性和减少菌斑堆积方面有着生物学优势。
 
        种植体支持修复体可以螺丝固位或粘结固位。近期系统综述的结论认为两种类型修复体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临床效果,但是没有一种固定方式是显著优于另一种。粘结修复体通常有着更多的生物学并发症,并且认为这些情况更严重。这主要是由于临床证据显示种植体周黏膜的多余粘结剂是增加菌斑堆积的一个因素。这就会导致种植体周围炎症和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螺丝固位修复体有着更高的技术并发症,如基台螺丝松动。然而,其有着比粘结修复体更容易拆卸的优势(Jemt, 2009)。
 
        对于氧化锆基台,目前仍没有数据证实是否使用粘结全瓷冠或螺丝固位牙冠能获得更佳的临床和生物学效果。个性化氧化锆基台上粘结全瓷冠在临床研究中已经有着较高的文献支持,并且有着极佳的长期临床效果和稳定的边缘骨水平。
 
        对于氧化锆基台上的螺丝固位修复体(直接饰面基台),仍然缺乏数据。
 
        修复体材料的影响,也就是氧化锆,粘结剂和饰面瓷,在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要少于其技术方面的研究。即时不同材料的差异很明显,目前仍缺乏证据证实材料对临床效果如软组织条件和边缘骨水平的影响。理想的表面质量仍然是在光滑面减少菌斑堆积和粗糙面增加细胞粘附之间的折衷选择。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种植体支持全瓷修复体粘结固位和螺丝固位戴冠后6个月随访时在组织学、微生物学、早期放射学和临床效果参数的差异。

       本文刊登在《临床口腔种植研究》中文版 2018年12月 第3卷 第4期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laihongchang1.com/research/1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