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赖红昌教授
- 上海九院口腔种植科主任
- 口腔种植支持固定修复
- 口腔种植支持活动修复等
上海九院种植牙口腔颅颌面种植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口腔种植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详细]
研究成果
相关文章
上颌窦外提升术相关解剖结构的锥束CT分析
更新时间:2019-06-27 14:01
上颌窦外提升术相关解剖结构的锥束CT分析
Anatomical structures in the maxillary sinus related to lateral sinus elevation:a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ic analysis
姒蜜思 翻译;赖红昌 审校
关键词:解剖结构,锥束CT,上颌窦外提升术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术前的锥束CT图像分析上颌窦相关解剖结构,并阐释这些解剖结构与上颌窦外提升手术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选取150名上颌后牙区接受种植修复患者的锥束CT影像学资料。其中90名男性,60名女性;患者平均年龄49.4岁,年龄跨度23-86岁;150例锥束CT扫描影像中65例来自右侧上颌窦,85例来自左侧上颌窦。使用这些椎束CT资料进行上颌窦相关解剖结构的测量。
结果:上颌窦外侧骨壁的平均厚度在不同的测量位点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近中测量位点测得的上颌窦外侧骨壁比远中位点更厚。上颌窦外侧壁血管直径与外侧骨壁厚度有统计学显著相关性(P<0.05)。血管直径随着骨壁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有37.8%的CT影像显示血管直径大于1mm。血管下界到上颌窦底和牙槽嵴顶的距离均值分别为8.25mm和17.03mm。31%的血管下界到牙槽嵴顶的距离小于15mm。64.3%的血管位于外侧骨壁内,能够通过CT观察到。4.8%的上颌窦“A角”小于30°。因“A角”过小引起上颌窦粘膜穿孔是低风险事件,但易造成上颌窦膜穿孔的上颌窦纵隔检出率达到44%。
结论:通过对上颌窦提升术相关解剖结构的椎束CT分析,我们强烈建议在处理可能造成上颌窦粘膜穿孔和术中出血的病例时,应相应修改上颌窦外提升的手术方法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上颌后牙区是种植体植入的难点区域。患者缺牙后牙槽骨萎缩,在上颌窦外侧壁及牙槽嵴处往往仅有一层纸样薄的骨壁存在 (Garg1999; van den Bergh et al.2000)。上颌骨后部的萎缩似乎受到缺牙时间和骨质疏松的影响,与原有骨量和牙槽嵴形态关系不大(Ulm et al. 1995a)。因此,上颌窦提升手术的目的是增加牙槽骨的骨量,使其足以保证种植体的成功植入。Boyne & James(1980)最先报道了提升上颌窦粘膜进行骨增量的方法。此后人们对上颌窦提升手术的植骨材料和手术方式进行了多方面改进(Fugazzotto & Vlassis 1998; Jensen et al. 1998)。
上颌窦是一个四面金字塔形结构,金字塔基底面向内侧(舌侧),尖顶伸入上颌骨颧突(Chanavaz1990)。上颌窦空腔容积约为15ml(Garg 1999)。有纵隔存在时窦腔被分为两到数个互通或不通的腔隙(Underwood 1910)。除了上颌窦近中壁和具有牙列的牙槽嵴外,窦腔周围骨壁较薄(Garg 1999)。
上颌窦粘膜(施耐德膜)内衬于上颌窦腔内骨面,由一薄层假复层纤毛呼吸道上皮和黏骨膜组成,是上颌窦腔重要的防御屏障(Smiler et al. 1992)。
上颌窦的血供来源于眶下动脉(IOA)、腭大动脉和上牙槽后动脉(PSAA)(Chanavaz 1990; Solar et al. 1999)(图1)。根据Solar等的报道,PSAA和IOA在上颌窦外侧骨壁内有很多侧支吻合,为上颌窦粘膜和上颌窦外侧壁表面骨膜组织提供养分。从解剖学上来说,上颌窦外侧骨壁附近都存在着PSAA和IOA之间的侧支吻合(Solar et al. 1999; Traxler et al. 1999)。
图1. 左侧上颌骨及血管侧向位示意图。示意图中颧突处骨板已被去除,可见上颌窦外侧壁存在PSAA和IOA之间的血管吻合。
上颌窦提升术并不会增加种植体失败的风险(Schwartz-Arad et al. 2004; McDermott et al. 2006),但因窦腔内解剖结构的不同会使治疗变得复杂(Garg1999;Flanagan 2005)。据文献报道,上颌窦粘膜穿孔是最主要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在11%-56%不等(Testori et al. 2008)。解剖和技术因素都会引起粘膜穿孔(Ulm et al. 1995b)。第二常见的术中并发症为侧壁开窗时使用旋转切割钻针造成的丰富出血。当PSAA和IOA之间的血管吻合位置过低,术中进行垂直向骨壁切割动作时容易伤及血管(Wallace et al. 2007)。因此,在上颌窦提升术中,必须掌握上颌窦血供以及其他解剖结构的一些参数,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的发生。
当上颌窦底不平、有窦底纵隔,或上颌窦腔较窄时,术中上颌窦粘膜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将会增加(Chanavaz 1990; Ulm et al. 1995b;Cho et al. 2001;Schwartz-Arad et al. 2004)。穿孔常常发生在尖锐的边缘或骨嵴处,比如上颌窦纵隔(安氏纵隔)和棘突(Chanavaz 1990)。Cho等的研究将上颌窦底颊侧和腭侧的牙槽骨壁夹角定义为“A角” (图2h)。该角度与上颌窦颊腭向宽度有关,角度越小,上颌窦越窄,颊腭侧骨壁斜度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上颌窦手术方案可以根据解剖结构进行改良,从而减小粘膜穿孔的风险(Choet al. 2001)。
尽管如此,上颌窦提升术仍是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治疗当中行之有效的附加手术(Jensen et al. 1998)。上颌窦粘膜穿孔完全愈合后不影响最终种植体的成功(Testori et al. 2008)。
口腔全景片、CT和上颌窦造影等手段能够帮助医生了解窦腔内各种信息,比如窦腔内是否有浑浊性改变或病理性改变、窦腔的体积、牙槽嵴可用高度、上颌窦底局部骨突(纵隔),并根据这些信息设计可行的手术入路(Smiler et al. 1992;Garg 1999)。CT是评估重要解剖参数最精确的方法,可用于评估是否存在直径较大的血管吻合、是否有上颌窦粘膜的病变、是否存在上颌窦纵隔、并用于测量上颌窦外侧壁的厚度(Vela´squez-Plata et al. 2002;Elian et al. 2005)。
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使用CT影像评估上颌窦血供和其他解剖结构(Vela´squez-Plata et al. 2002;Elianet al. 2005; Kim et al. 2006; Mardinger et al.2007;Ella et al. 2008)。但以往研究样本量较小(仅50例),测量内容较少(仅涉及牙槽嵴或上颌窦底的测量),未测量上颌窦外侧壁的厚度。
本研究旨在使用术前的锥束CT影像(CBCT)在韩国人群中评估与外提升手术相关的上颌窦解剖结构,并讨论这些解剖结构的重要性。
材料与方法
材料
本研究收集了150例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患者的上颌骨CBCT影像,其中男性患者90例,女性60例;患者平均年龄49.35岁,年龄跨度23-86岁。在这150份CBCT影像中,65份来自右侧上颌窦,85份来自左侧。本研究方案经韩国庆熙牙科医院临床研究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KHD IRB 2009-4)。
方法
锥束CT
锥 束CT使 用PSR 9000N(Asahi Roentgen Ind. Co.,Ltd, Kyoto, Japan)进行拍摄。拍摄时,患者眶耳平面与地面平行。使用牙科模式,设工作电压80 kV,工作电10mA,曝光时间13.3秒,获取锥束视野大小为40mm(高)×41mm(直径)的容积数据。使用软件(OnDemand3DTM, Cybermed Inc., Seoul,Korea)对容积图像进行处理,获取矢状面、冠状面和横断面图像。多层重建时,设置层厚为0.1mm,测量尺最小刻度0.01mm。
测量位点的选择
在横断面图像上设置参考点。上颌骨颧突最高点与牙槽嵴中线平行线的垂直交点,设为参照点“z”。在“z”点前方距离5mm、10mm、15mm处标记为“z-5”、“z-10”和“z-15”。在“z”点后方距离5mm、10mm、15mm处标记为“z+5”、“z+10”和“z+15”。在此7个参考点处,获得相应的冠状面图像(图2a)。
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
在不同位点冠状面图像上测量距离上颌窦底3mm、13mm和距离牙槽嵴顶15mm处的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图2b-d)。
上颌窦外侧壁血管下缘位置
在不同冠状面图像上测量上颌窦外侧壁血管下缘距离上颌窦底和牙槽嵴顶的距离(图2e-f)。并将血管下缘距离牙槽嵴顶的距离分为两类 :小于15mm和大于15mm。
上颌窦外侧壁血管直径
在不同冠状面图像上测量血管直径(图2g),并分为四类:1.骨内未见血管;2. 血管直径小于1mm;3.血管直径1-2mm之间;4. 血管直径大于2mm(Mardingeret al. 2007)。
上颌窦外侧壁血管的颊舌向位置
在不同的冠状面图像上判别上颌窦外侧壁血管颊舌向位置,并分为三类 :第1类血管位于上颌窦外侧壁颊侧浅表面;第2类血管位于上颌窦外侧骨壁内;第3类血管位于上颌窦外侧壁舌侧窦腔内(图2g)。
“A角”
“A角”是上颌窦底部牙槽嵴颊舌侧骨壁的夹角,并分为三类 :第1类>30°,第2类为31-60°,第3类>61°(图2h)。
上颌窦间隔
在所有横断面图像上观察是否出现上颌窦间隔(图2a) 。
图2. CT图像分析。(a)横断面图像。设上颌骨颧突处为参考点“z”;“z”点前方5mm位置设为参考点“z-5”;“z”点后方5mm设为参考点“z+5”。(b-h)冠状面图像:(b)图为上颌窦底上方3mm处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的测量方法;(c)图为上颌窦底上方13mm处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的测量方法;(d)图为牙槽嵴顶上方15mm处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的测量方法;(e)图为上颌窦外侧壁血管下缘到上颌窦底距离的测量方法;(f)图为上颌窦外侧壁血管下缘到牙槽嵴顶距离的测量方法;(g)图为上颌窦外侧壁血管直径和位置的测量方法,图示血管位于骨壁内;(h)图为“A角”的测量方法,图示“A角”属于第三类>61°。
统计分析
所有测量参数计算均值和标准差。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计算7个位点不同测量参数均值之间的显著性差异。若7个测量位点间差异有显著性,使用Duncan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上颌窦外侧壁血管直径与外侧骨壁厚度的相关性。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年龄与多个测量参数(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上颌窦外侧壁血管下缘与上颌窦底和牙槽嵴顶的距离、血管直径、血管的颊舌向位置、“A角”大小)之间的关系。使用T检验评估性别与多个测量参数的关系。上颌窦纵隔的存在与年龄的关系使用T检验检测,与性别的关系使用Pearson卡方分析检测。设p<0.05为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结果
大多数病例中“z-15”位点已经超出上颌窦范围,只有少数病例能够测量到“z-15”位点的数据。故本研究总共测量了除“z-15”以外的6个位点冠状面图像上的数据。
6个位点冠状面图像上测得的参数见表1,包括 :三个位点的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上颌窦外侧壁血管下缘与上颌窦底和牙槽嵴顶的距离、血管直径、血管的颊舌向位置、“A角”大小。6个不同冠状面图像各组数据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z”点后方(远中)位置测得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显著小于“z”参考点前方(近中)。“z+15”位点测得的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最薄。上颌窦底上方3mm处,“z-10”位点测得外侧骨壁厚度最厚。上颌窦底上方13mm和牙槽嵴顶上方15mm处,“z-5”位点测得外侧骨壁厚度最厚。上颌窦外侧壁血管走形似一个凹向上的弧形,最低点出现在“z”位点(见表1,图3)。“z”和“z-5”位点冠状面图像上血管直径大于其他4个位点。
表1. 六个不同位点冠状面图像上解剖变量的测量结果(mm,均值±SD)*
SD=标准差
*同一变量不同位点间的差异使用Duncan法进行两两组间比较,上标相同字母表示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图3. 上颌窦外侧壁血管下缘与牙槽嵴顶的距离及其与血管走形的关系。设上颌骨颧突处为参考点“z”;“z”点前方5mm位置设为参考点“z-5”;“z”点后方5mm设为参考点“z+5”。上颌窦外侧壁血管走形呈一个凹面向上的弧形,最低点位于“z”平面。上颌窦底的位置(尤其是近中)与血管走形一致。
统计结果还显示上颌窦外侧壁血管直径与骨壁厚度显著相关(P=0.005,0.001和0.001),见表2。该结果表明,上颌窦外侧骨壁越厚,血管直径越大。
表2. 上颌窦外侧壁血管直径和外侧骨壁厚度的Pearson相关分析
表2. 上颌窦外侧壁血管直径和外侧骨壁厚度的Pearson相关分析
表3显示了各测量参数均值与年龄的关系。上颌窦底上方3mm、13mm和牙槽嵴顶上方15mm位置的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均值分别为1.67、1.53和1.57mm。上颌窦外侧壁血管下缘与上颌窦底和牙槽嵴顶的距离分别为8.25和17.03mm。血管直径平均为1.18mm。上颌窦底上方13mm处外侧骨壁厚度与患者年龄显著相关(p=0.042)。血管直径与患者年龄之间几乎显著相关(P=0.055)。
表3. 各变量测量结果及其与年龄的Pearson相关分析(mm)
表3. 各变量测量结果及其与年龄的Pearson相关分析(mm)
SD=标准差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变量测量均值与年龄显著相关(P<0.05)
各测量参数与性别的关系见表4。上颌窦底上方3mm处外侧骨壁厚度在男性和女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2)。男性(1.78mm)上颌窦外侧骨壁较女性(1.52mm)厚。血管直径在不同性别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27),男性(1.24mm)血管直径大于女性(1.07mm)。
表4. 不同性别间变量测量结果的差异(mm)
表4. 不同性别间变量测量结果的差异(mm)
SD :标准差
6.6%的上颌窦血管位于上颌窦外侧壁颊侧浅表面,64.3%位于上颌窦外侧骨壁内,29.1%位于上颌窦腔内。血管位置与年龄(P=0.140)和性别(P=0.880)无关。4.8%的“A角”小于30°,42.8%的“A角”在31-60°之间,52.4%的“A角”大于61°。“A角”大小与年龄(P=0.762)和性别(P=0.195)无关。上颌窦间隔出现率为44%,且与年龄(P=0.345)和性别(P=0.638)无关。
6.6%的上颌窦血管位于上颌窦外侧壁颊侧浅表面,64.3%位于上颌窦外侧骨壁内,29.1%位于上颌窦腔内。血管位置与年龄(P=0.140)和性别(P=0.880)无关。4.8%的“A角”小于30°,42.8%的“A角”在31-60°之间,52.4%的“A角”大于61°。“A角”大小与年龄(P=0.762)和性别(P=0.195)无关。上颌窦间隔出现率为44%,且与年龄(P=0.345)和性别(P=0.638)无关。
31%的上颌窦外侧壁血管下缘与牙槽嵴顶距离小于15mm,另外69%超过15mm。62.2%的血管直径不超过1mm,另外37.8%超过1mm。
讨论
牙齿脱落后,在中央骨改建和边缘骨(皮质骨)吸收的共同作用下,牙槽嵴呈现以高度降低为特征的吸收过程。除了牙齿拔除的原因以外,牙槽嵴吸收还可能是由于增龄性变化引起的。上颌后牙区牙槽骨丧失有两大主要因素 :一是上颌窦粘膜破骨活性增强引起的基骨丧失;二是边缘骨吸收引起的牙槽嵴丧失(Chanavaz 1990; Garg 1999)。即使极少量的窦内压力增强也可能扩大上颌窦容积(Smiler et al.1992)。
上颌窦提升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细结构和解剖变异。经典的上颌窦提升手术需要在上颌窦外侧骨壁上预备一个上缘固定的活动骨窗,将骨窗向上内侧翻起后提升上颌窦粘膜至水平位,并形成新的上颌窦底壁。在提升窦底和粘膜后,可向剩余空间内填入骨移植材料。虽然上颌窦提升术的原理很简单,但许多解剖因素与手术效果息息相关(van den Bergh et al.2000)。
手术过程中一般会在牙槽嵴顶上方3mm处进行水平向切割定位骨窗下缘。然后向上10-15mm进行垂直向切割。一般来说,垂直向切割长度要保证骨窗向上内翻转以后能够触及窦腔内侧壁。但有时因解剖结构的限制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当上颌窦外侧壁高度足够时,骨窗垂直边缘较长,翻转后提升空间较大,能容纳较多的骨移植材料获得足够的骨高度。但是上颌窦外侧壁和颧骨处常常出现解剖变异(Smiler et al. 1992;Smiler 1997),使手术不能达到预期要求。如果需要植入13-15mm的种植体,就要求骨窗上缘位于牙槽嵴顶上方约15mm处,骨窗下缘位于上颌窦底上方2-3mm处(Elian et al.2005)。故本研究中测量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时参考了上述研究中的指标。
六个不同位点冠状面图像中的测量数据之间显示出显著性差异(P<0.05)。Duncan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后发现,近中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大于远中。故手术中使用钻头切割预备骨窗时,远中侧更容易出现上颌窦粘膜穿孔。
上颌窦外侧壁血管呈弧形,最低点位于第一磨牙区域(Traxleret al. 1999; Mardinger et al. 2007)。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相似,血管在CT影像上的走形呈凹面向上的弧形,且最低点位置在“z”平面。如图3所示,上颌窦底的形态(尤其是近中)与血管走形一致。
上颌窦外侧壁血管直径和骨壁厚度显著相关(P=0.005,0.001,和0.001)。骨壁越厚,血管直径越大。在上颌窦提升术中意味着外侧骨壁越厚,术中出血风险越大。据Elian等(2005)研究报道,CT影像上仅可以观察到50%的血管位于上颌窦外侧骨壁内。故当CT影像上观察到上颌窦外侧骨壁较厚时,即使没有在骨壁内看到血管,也需要谨慎考虑可能会有术中出血的风险。
当血管位于骨壁外侧前庭区时,距离牙槽嵴顶的平均距离是23mm;当血管位于骨壁内时,距离牙槽嵴的平均距离是18.9mm。上颌窦提升手术中进行骨窗预备时容易伤及血管,造成或多或少的术中出血,妨碍术中视野,甚至造成上颌窦粘膜穿孔(Solaret al.1999)。本研究中测得血管下缘距离牙槽嵴顶的平均距离为17.03±3.53mm,与以往其他研究结果相似(Solar et al. 1999; Elian et al. 2005; Mardingeret al. 2007)。
据Hur等(2009)研究报道,在第一磨牙区域,上颌窦底到PSAA上颌窦分支血管的最短距离仅2.5mm,故在改良式Caldwell-Luc(上颌窦外提升)手术中PSAA上颌窦分支血管一定会受到损伤。但该研究仅纳入了牙列健全的患者。当牙齿缺失后,因牙槽嵴的吸收和上颌窦的气化,相关解剖结构会发生一定变化(Chanavaz 1990; Ulm et al. 1995a;Garg 1999)。种植修复也只会施行在缺牙区域。故认为Caldwell-Luc(上颌窦外提升)手术一定会造成血管损伤的结论是不合逻辑的。
本研究结果表明上颌窦底上方13mm处的外侧骨壁厚度与年龄显著相关(P=0.042)。也就是说,患者年龄越大,上颌窦底上方13mm处的外侧骨壁可能越厚。
一些研究认为,老年缺牙患者的血管直径和血管数量下降,但血管走形的弯曲程度增加(Ulm et al.1995a)。但也有其他研究认为,患者年龄越大,血管直径越大(Mardinger et al. 2007)。根据本研究所得结果,虽然相关分析P值>0.05,但趋势上来说,患者年龄越大,血管直径确实越大(P=0.055)。
T检验结果显示,上颌窦底上方3mm处外侧骨壁厚度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02)。上颌窦外侧壁血管直径在男性与女性患者之间的差异也同样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27)。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上颌窦底上方3mm处外侧骨壁厚度较厚,且血管直径较大。这可能就是临床上男性患者在手术中出血倾向大于女性患者的原因。
本研究中观察到的上颌窦外侧壁血管直径均值为1.18±0.45mm。62.2%的血管直径小于1mm或无法看见明确的血管外骨壁,另外37.8%的血管直径大于1mm。说明大部分的患者进行上颌窦提升术时可以控制术中出血。Mardinger等(2007)曾报道29%的外侧壁血管直径大于1mm,具有出血风险,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此外,Ella等(2008)也报道了相似数据 :血管直径平均值为1.20mm。但该研究测量到57.1%的血管直径在1到2.5mm之间,发生术中出血的风险很高。
在本研究中上颌窦外侧壁血管的颊舌向位置分为三类 :位于外侧骨壁内(64.3%),位于窦腔内(29.1%)和位于外侧壁浅表面(6.7%)。以往研究也报道了大部分患者(大于50%)可以通过CT影像观察到位于上颌窦外侧骨壁内的血管(Elian et al. 2005; Mardinger et al.2007)。综合本研究和以往研究结果说明,通过术前检查能够降低术中出血的风险。
本研究将“A角”分为三类 :“A角”小于30°的占4.8%,“A角”在31到60°之间的占42.8%,“A角”大于61°的占52.4%。因此由于“A角”角度小而导致上颌窦粘膜穿孔的风险不高。
上颌窦粘膜穿孔易于出现在类似上颌窦纵隔等尖锐的骨边或骨嵴处(Chanavaz 1990)。本研究结果显示,容易导致上颌窦粘膜穿孔的上颌窦纵隔的发生率为44%。CT横断面图像可以用来观察上颌窦腔内是否出现骨纵隔。以往研究报道上颌窦纵隔的发生率在16%-33%之间(Underwood 1910; Ulm et al.1995b; Krennmair et al. 1997, 1999; Vela squez-Plata et al. 2002; Kim et al.2006),且左侧较右侧更容易出现骨纵隔(大致比例3:1)(Underwood 1910)。因此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本研究中上颌窦纵隔的检出率比以往研究高,这是因为本研究样本中左侧上颌窦数量(85/150)比右侧多。
本研究结果还观察到69%的上颌窦外侧动脉位于牙槽嵴顶上方15mm以上,另外31%的动脉位于牙槽嵴顶上方15mm以内。这意味着本研究中31%的病例存在术中出血的风险。以往研究也报道了相似的结果:Elian等(2005)的研究结果显示80%的上颌窦动脉位于牙槽嵴顶上方15mm以上的位置,仅有20%的病例可能并发术中出血。
对解剖结构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精细手术的成功与否。因此术前影像学检查就极为重要(van denBergh et al. 2000; Timmenga et al. 2003)。许多研究者建议临床医生使用CT图像进行术前诊断和方案设计,以利于加强诊断性决策的精确度并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Schwarz et al. 1987; Alder et al. 1995;Krennmair et al.1997)。
虽然本研究数据的标准差比较大,但研究结果仍为临床医生避免上颌窦提升术的术中并发症提供一些参考。首先,当使用钻头进行骨窗切割预备时,在上颌窦近中位置易于损伤血管,但在远中位置因上颌窦外侧壁较薄而易于造成上颌窦粘膜穿孔。其次,当上颌窦外侧骨壁较厚时,即使没有在术前CT影像上看到骨壁内血管,仍要警惕术中出血的风险。第三,上颌窦外侧壁血管下缘距离牙槽嵴顶的距离平均为17.03±3.53mm,且有69%的血管位于牙槽嵴顶上方15mm以上的位置。虽然随着缺牙时间的延长,牙槽骨可能严重吸收,血管位置可能发生改变。但本研究结果均基于接受种植修复的患者的CBCT图像,故能够为上颌窦提升手术提供有效指导信息。第四,女性患者上颌窦底上方3mm处的外侧骨壁厚度较薄,故应警惕上颌窦粘膜穿孔的风险。但男性患者血管直径大于女性,故术中出血倾向会较高。第五,患者年龄越大,血管直径越大。故老年患者术中出血风险较高。
研究已经证明,上颌窦提升术能成功解决上颌后牙区严重骨吸收的问题。但是上颌窦提升手术中也会出现许多严重的并发症。从本研究结果看,我们建议使用锥束CT进行上颌窦提升术前检查,预估上颌窦粘膜穿孔或术中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并酌情修改手术方案。
致谢 :本文作者澄清无利益冲突。本研究由韩国首尔庆熙大学牙学院牙周科资助。
文献导读(王刃) :上颌窦外提升是解决上颌后牙区种植严重骨量不足的方法,其并不会增加种植体失败的风险,但因窦腔内解剖结构的不同会使治疗变得复杂,上颌窦粘膜穿孔是最主要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在11% ~ 56%不等。第二常见的术中并发症为侧壁开窗时使用旋转切割钻针造成的丰富出血。当框下动脉和上牙槽后动脉之间的血管吻合位置过低,术中进行垂直向骨壁切割动作时容易伤及血管。因此,在上颌窦提升术中,必须掌握上颌窦血供以及其他解剖结构的一些参数,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选取150名准备上颌后牙区接受种植修复患者的锥束CT,测量一系列关键位点的上颌外侧骨壁厚度,观察术区及周边的血管分布和位置,研究了血管直径和骨壁厚度的关系,最后分析了这些重要解剖指标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为医生在操作过程中避免术中并发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上一篇:牙齿种植失败后该怎么办
下一篇:了解种植牙技术的优点及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