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红昌教授介绍种植牙种植义齿方案的设计

更新时间:2015-12-08 11:32
  赖红昌教授介绍种植义齿经过三十年的临床实践考验,已日趋成为一项成熟的口腔修复治疗手段。同时,由于种植系统基础理论研究和商品化开发中的巨大投入,以及在临床应用中所需的高技术医疗基础环境(如X线检查设备, 技工设备等)的支持,使得种植义齿成为一种相当昂贵的治疗方式。
 
  赖红昌教授说,为了保证高成功率,复杂的治疗程序和漫长的治疗时间在所难免。而设计周密详尽的种植牙方案种植义齿可以使许多常规修复方法面临的难症迎刃而解。
 
  一、种植体数量的确定: 这在许多病例相当于选择义齿支持方式, 即采用固定方式还是可摘方式修复缺牙。如用固定方式修复, 则修复体负荷完全由牙(种植体)支持,足够数量的种植体是长期成功率的保障。在进行常规固定修复时, 我们采用“基牙牙周膜面积之和应大于或等于缺牙区原有牙齿的牙周膜面积之和”的法则来评估固定冠桥修复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虽然种植体与牙根在从形态、表面结构特征及与牙槽骨的界面关系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但上述法则仍被广泛地应用于种植义齿设计。综合各方面因素,常用的圆柱螺钉状种植体一般被评估为具有稍低于双尖牙根的表面积及相应的支持能力。从这一基本估计出发, 我们可推导出以下一些临床常用规则:
 
  1) 在前牙区和双尖牙区用一个种植体支持单个人工牙冠是合理的, 在磨牙区用一个种植体支持单个人工牙冠略显不足。对此,有些种植系统专门开发了直径、长度加大的种植体以匹配所承受的负荷, 可以选用。如果使用的系统中没有这种加大型种植体时, 一般只能通过牙冠颌面减径,减少颌接触点数和面积,增加颌面排溢道等措施控制实际的咀嚼功能负荷。
 
  2) 在前牙区, 用两个种植体支持三单位固定桥一般都是合理的。而用两个种植体支持四单位(桥体跨度相当两个前牙冠)固定桥时,则需谨慎地设计覆合覆盖关系,以控制正中合与非正中颌接触中产生的实际功能负荷。在后牙区用两个种植体支持三单位固定桥需严格地控制颌力负荷, 在缺隙更大时,则必须增加种植体数量。
 
  3) 下颌的种植固定总义齿需要在双侧颏孔之间植入需5-6个种植体支持一个两侧远中端有悬臂梁的支架, 构成短牙弓(10-12个人工牙)修复体。上颌的种植固定总义齿可以采取同样的种植体数量和布局。在条件允许时,在上颌远中端植入更多数量的种植体对远期效果是有益的。
 
  4) 种植体一般不与真牙刚性地联接在同一修复体中,如必须联接则应采用应力中断结构。因此,真牙能为种植义齿提供的附加支持能力是很有限的。
 
  二、覆盖种植义齿所需的种植体数量: 对于覆盖义齿, 种植体主要提供固位力,颌力负荷则主要由牙槽嵴粘膜承担。一般有两个种植体即可通过球状,杆卡,磁性附着体明显地改善总义齿固位力。增加种植体数量可进一步改进义齿稳定性和固位力,减小每个种植体的负荷,增加安全系数,有益于义齿的长期效果。确定种植体的位置时和角度应考虑则以下因素:
 
  1) 功能负荷能沿种植体长轴方向传导。
 
  2) 不妨碍修复体的人工牙排在理想位置上。
 
  3) 容易被修复体遮蔽而取得良好美学效果。
 
  4) 不致对患者构成明显的异物不适感。
 
  5) 两个种植体为覆盖式种植总义齿提供固位时, 它们之间的连线应与双侧髁状突连线相平行。
 
  6) 两个以上种植体应尽量构成面式布局以提高支持的稳定性。
 
  7) 作下颌固定式种植总义齿时, 种植体应在两颏孔之间区域构成面式布局。
 
  8) 作上颌固定式种植总义齿时, 可根据颌骨解剖条件尽量在颌弓远中区域植入种植体提供支持。而作下颌固定式种植总义齿时, 如果在颌弓远中区域植入种植体, 则义齿支架应做成栓道联接应力中断的三段式(前牙区和双侧后牙区)结构, 以避免下颌骨弓在功能负荷状态下发生挠曲变形时对种植体—骨界面、种植体修复体造成破坏。
 
  温馨提示:赖红昌教授介绍种植手术模板可直观地表达对种植体数量、位置的设计。在手术模板上用人工牙形态、孔洞、隧道、窗口等为外科医师提示种植体植入位置和方向, 有利于在手术中兼顾颌骨解剖条件和修复的需要。在颌骨解剖形态与预期差异较大时, 利用模板亦有助于分析判断局势,作出植骨或撤消种植义齿治疗计划的选择。一些种植系统提供了角度基台等作为植入位置不理想情况下的补偿措施, 在选择植入位置时亦可予以考虑。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laihongchang1.com/new/715.html